随着小轿渐行渐远,宫女们的讨论声逐渐消失在风里。
唐璎笑了笑,轻轻放下轿帘,隔绝了外间的一切杂音。
第2章第一章“是道信师父!
他…他…他死了……
广安二年冬,维扬的大雪初霁,灵桑寺已是一派银装素裹之色。
寺院坐落于崇山峻岭之间,寺内古木参天,树枝被积雪覆盖,寒英在枝桠间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银霜,掩映在老旧的青瓦白墙下,更添古朴幽然之意。
唐璎来此已经两载有余。
嘉宁末年,她自请被废,于广安帝登基当日,从皇城的北门悄然离开。
她走时,无人相送,无人知晓。
一晃眼,即将在这座禅意盎然的古寺度过第三个冬。
“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菩提心者,持于此经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,其福胜彼。
云何为人演说…”
住持的声音空寂悠远,融入凛冽的风雪中,仿佛能聆听到千年佛音智慧的传承。
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…”
《金刚经》里头说的对,建安城里的日子,于她而言本身就是一场幻。
唐璎生于建安的一家小门小户,母亲早逝,父亲是个从八品的芝麻官。
嘉宁十四年,北梁来犯,父亲、伯父随大皇子一道远征北梁,屡战屡捷,最终将梁人逐出了咸南的领地。
战后论功行赏,大皇子黎靖北被封为太子;伯父战死,被追封为骠骑将军;而唐璎的父亲则被封为忠渝侯。
父亲承爵后,她才真正得以跻身建安名流之中。
就在战争的两年后,她被赐婚给了太子。
太子同她的这段婚姻,据说还是他亲自求来的,但唐璎清楚,黎靖北也是出于无奈才娶的她。
嘉宁帝还在世时,膝下共有五子,早年间夭折了两个,最后剩下来的只有太子、恭王、靖王三人。
昔年,三王相争,皇后早逝,太子并不受宠。
为了韬光养晦,明哲保身,黎靖北在适婚之龄向忠渝侯求娶了她。
黎靖北娶她,只因她母族是能让任何一方势力都放心的存在。
忠渝侯是随黎靖北征战北梁的有功之臣,他空有爵位,并无实权,又是新晋的勋贵,于其他两位王爷构不成威胁。
他们的结合,是太子最好的铺路石。
婚后,太子只宠幸过她一回,他去的最多的还是孙选侍那儿。
彼时她亦有自己的意中人,是以并不在意。
她知道,身为储君,黎靖北的日子过得如屡薄冰。
在东宫的四年,腥风血雨,两人也算是出生入死、同舟共济过数回,虽无夫妻之情,却也有袍泽之谊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